舊書架上的半塊橡皮
搬家時翻出那個舊書架,木質的柜門上還留著兩道淺淺的刻痕,是小學時我和阿柚比賽“畫小人”的杰作。指尖撫過粗糙的木紋,忽然就想起那個蟬鳴聒噪的午后,她攥著半塊橡皮跑過來,額角的碎發沾著汗,卻笑得眼睛彎成了月牙。
那時候我們是同桌,課桌中間畫著一道歪歪扭扭的“三八線”,卻總在上課時偷偷傳紙條。她的字像小樹苗,歪歪斜斜卻透著勁兒,紙條上總寫著“下課后去摘桑椹”“我媽給我帶了草莓醬面包”。有次我考試漏了橡皮,急得眼淚快掉下來,她趁老師轉身的間隙,把自己的橡皮“啪”地掰成兩半,推到我手邊,橡皮上還留著她手心的溫度。
后來我們一起爬過學校后墻的老槐樹,她總比我靈活,先坐在墻頭,再伸手拉我上去。槐花開的時候,滿樹都是雪白色的花串,我們摘一把塞進口袋,上課鈴響了就慌慌張張往下跳,口袋里的槐花掉了一路,也顧不上去撿。有次我摔破了膝蓋,她蹲在地上給我吹傷口,眼淚比我還多,卻嘴硬說“風迷了眼”,末了還把外婆給她的煮雞蛋塞給我,說“吃了傷口好得快”。
初中時我們去了不同的學校,她搬家那天,抱著一個鐵皮盒子來我家,里面裝著我們傳過的紙條、一起撿的鵝卵石,還有那半塊橡皮——她用彩筆在上面畫了兩個牽手的小人,字跡稚嫩:“我們永遠是好朋友”。那天我們在樓下的老槐樹下抱了很久,蟬鳴聲里,她的眼淚落在我肩膀上,燙得我鼻子發酸。
后來我們隔著兩座城市,每年生日都會收到對方的信,信里寫著各自的生活:她考上了喜歡的大學,我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去年她來我的城市出差,我們又坐在了一起,像小時候那樣分享著彼此的故事。臨走時,她從包里拿出一個小盒子,里面是一塊新的橡皮,上面印著兩個牽手的小人,和當年那半塊一模一樣。
如今舊書架還立在書房里,那半塊橡皮躺在玻璃罐里,和后來的新橡皮并排放在一起。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在橡皮上灑下淡淡的光,像我們走過的那些年,平凡卻滿是溫暖。原來真正的友情從不是時刻相伴,而是無論隔了多久、多遠,再見面時,依然能像從前那樣,笑著說起當年的蟬鳴與槐花。
散文隨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