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著名紅色地標·感悟革命歷史情懷
2019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工作結束時的講話中提到:今天,像戰爭年代那種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少了,但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仍然在繼續,我們正面臨著一系列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艱巨考驗。
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在亂云飛渡的復雜環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壓頂的巨大壓力下退縮逃避、在糖衣炮彈的輪番轟炸下繳械投降。我們要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真正成為百折不撓、終生不悔的馬克思主義戰士。
在這樣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團隊成員開展了尋訪紅色著名地標的活動,到家鄉去看一看那些為保家衛國留下來的歷史痕跡。在無數個紅色場館中,陳列著國內戰場多場戰爭比如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及各大抗日戰役等留下來的痕跡。還有一部分展示了海外戰場,即“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中國入緬遠征軍。
曾經的金戈鐵馬、烽火狼煙凝聚成一段段文字、一張張圖片,我們這些生長在和平年代的孩子們很難體會期中的艱苦卓絕,但是那一張張圖片依然深深震感游覽群眾的心靈。
團隊成員文焱琳實地尋訪了四川省護國巖摩崖石刻,感受了蔡鍔將軍等愛國人士留下的歷史印記。
憶紅色革命年代,無數革命烈士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創造一個和平安穩的年代。護國巖摩崖石刻位于護國鎮永寧河畔,因民國初年蔡鍔將軍題字勒石“護國巖”而得名。百年前的硝煙早已散去,但百年“護國”文化永久地鐫刻在了這方熱土。
仰望著這座巍然石刻,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近距離體驗了先輩的革命歷程,經受了一次紅色洗禮。踟躅此處,若有所思。既感慨歲月無情,斯人己逝,又感佩英雄的偉大。我等俗人,所思所想所干之事,比之他們,真如蒼海之一粟,渾身汗顏。有道是時世造英雄,英雄百千萬,表現各不同。
佇立在護國巖前,肅穆崇敬之情將不禁油然而生。一個多世紀來,為了國家的統一,民族的興旺,人民的民主自由,社會的繁榮進步,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繼,奮斗不息。轉身憑欄望去,大洲驛水庫碧水如鏡,波浪不興,永寧河兩岸翠竹掩映,逶迤十里。遙想松坡將軍當年,戎馬倥傯間,尚容與于一葉扁舟,泛舟斯巖之下,那是何等的風流倜儻。病體沉疴日,將軍仍心系國家之興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勒石斯巖之上,又是何等的慷慨激昂!敢以天下為己任,不以天下為己有,斯人雖去,斯巖長存,革命戰士們風骨永垂!
社會實踐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