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民族振興離不開鄉村振興,而涵養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我院日語專業的張孫鈺和來自不同專業11位同學共同組成調研宣傳團,利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結合當下生態文明要求,在各自家鄉宣講垃圾分類,助力鄉村文明建設7月4日,本次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正式開始。由于隊員比較分散,團隊每天進行一次電話例會,強調外出安全事項和工作安排。7月4日至7日,隊員在家鄉村莊、城鎮展開垃圾分類知識宣講,宣講形式主要有街頭分發垃圾分類知識傳單和村戶走訪調查垃圾分類情況。7月8日至9日,根據隊員實際情況,利用暑假補習班向學生群體宣傳垃圾分類。7月10日,團隊進行活動總結。

圖為江南景秀小區垃圾分類實景
我走訪的社區城市為江蘇昆山,地點選擇為江南境秀,自垃圾分類開展以來,江南境秀以高起點、高標準追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高質量發展,得到居民的支持和肯定并形成了濃厚的氛圍,小區內垃圾分類形成了“新時尚”。小區內共設3個垃圾分類亭和一個垃圾分類房。垃圾分類亭、房內設有風扇、滅蚊燈、排風扇、滅火器、攝像頭、地磅、洗手池,垃圾分類房內還設有一臺高壓沖洗槍,集中清洗垃圾桶通過此次暑期實踐,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垃圾分類對于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垃圾分類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可以有效減少城市垃圾的數量和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參加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同時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大學生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作為未來的社會精英,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社區文明建設中來,為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