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建院7月27日訊(文/譚曉穎 陸美玲 圖/ 馬全煜 李兆健 徐萬治)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響應2025年廣西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一方凈水“以心換芯,繪美都安”綠色發展倡導團赴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龍灣鄉群樂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用色彩和圖案讓墻繪成為“看得見的文化”,增強村民的文化認同。

圖為“一方凈水”實踐團出發前合照(通訊員 農靜芳)
一面墻,是一方天地的畫布,實踐團拿起畫筆,以墻為紙,以彩為墨,在群樂村圍繞“大美群樂”、“建設美麗鄉村 共享幸福生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移風易俗入人心 綠色發展共踐行”、四大主題,通過山水畫、油畫等多種繪畫風格,讓墻體成為傳遞理念的“活載體”,在這一方方墻面上落筆生根。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給墻繪上色(通訊員 李兆健)
無論炎炎夏日還是風吹雨打,當最后一縷余暉撒過墻面,為期7天的時間里,墻繪創作從“大美群樂”的田園詩意,到“建設美麗鄉村,共享幸福生活”的民生愿景;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同心畫卷,到“移風易俗入人心,綠色發展共踐行”的新風尚,完成了長32.54米、高2.29米、總面積60平方米的5幅特色墻繪。

圖為群樂村墻繪繪制后(通訊員 徐萬治)
這面墻再也不是當初白白的樣子,在實踐團成員們的巧思與畫筆之下,變為生動鮮活的“文化畫布”。墻上的每一筆色彩都帶著溫度,勾勒著山間的四季風光,讓原本靜寂的墻面仿佛被注入了靈魂。這抹藝術的亮色,也為寧靜鄉村增添了幾分藝術氣息,成為大山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